以共享共建共創共贏理念探索中美大企業全方位合作新模式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在用戶、技術、產品上相輔相成
跨過太平洋,海爾與GE(通用電氣)兩個巨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昨日,來自海爾集團的官方消息,海爾與GE簽署了全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工業互聯網、醫療、智能制造、品牌合作和其他能提升雙方企業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領域,按照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建立長期戰略合作。
作為戰略合作的第一步,海爾集團旗下的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估值為54億美元的交易整合通用電氣旗下的家電業務GE Appliances(通用電氣家電)。這是海爾共創共贏生態圈在跨國企業合作中的生動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這樁交易中通用電氣家電的品牌、管理層、產品戰略以及美國的生產基地都將保留。顯然,雙方是在試圖用一種全新的模式開啟合作之路。正如海爾有關人士所言,“海爾與GE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并購,而是全方位合作的起點。整合通用電氣家電正是這一合作的切入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雙方各自在用戶、技術、產品上極強的互補性是此次合作的基礎。海爾方面表示,海爾看中GE的,最主要的并不是技術,而是GE的用戶資源。海爾在美國有自己的品牌,品牌體驗的基礎是先有顧客資源,和GE的合作就是先獲取了GE的顧客資源,這就有了從顧客資源轉向用戶資源的基礎。海爾可以借此更深地滲透進入美國市場,以進一步鞏固其家電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
對通用而言,通用家電產品的銷售在此次整合中,擁有了一個更廣泛的全球平臺,尤其是在中國以及亞洲市場上面,可以更為便捷地進入。
這種明顯的互補,也讓這樁交易最終達成的變數降至最低。要知道,此前不久,伊萊克斯與通用電氣本已經以33億美元的價格達成了出售通用家電的協議,但被美國司法部以反壟斷為由阻止。
有關人士透露,海爾與通用在中美市場業務運營的重合極小,所以不預期在美國或中國會遇到重大的監管問題。這項交易有待相關監管機構批準及需滿足慣例交割條件,預計將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
海爾不靠出價高,靠獨特模式勝出
另外,雙方對產業發展方向擁有共識。對于從傳統企業向互聯網企業轉型,與海爾一樣,GE也在進行從產品到用戶的轉型,在技術上,也是從電器向網器轉變。
更重要的是,海爾此前在與多個國際化品牌合作過程中積累了成功的經驗,探索出了獨特模式。打破傳統的金字塔型的組織體系,轉向以創造用戶資源為目標的“小微公司”;全面推行用戶付薪平臺,圍繞用戶價值實現全流程并聯;董事會、管理層本土化機制,總部決策權、用人權、分配權三權讓渡……海爾的這一獨特模式,在海外市場書寫了諸多成功案例:在與新西蘭品牌斐雪派克的合作中,過去3年中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4%,有效地拓展了包括中國、北美在內的國際市場,還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僅研發團隊就增加了近百人,增長了38%。與日本品牌三洋的合作也是如此,激發出了員工更大的潛力,在并購第二年成功實現贏利。
記者了解到,在諸多通用電氣家電的競爭者中,海爾并非出價高者,但正是這一獨特的協同共贏的合作模式,讓海爾最終勝出。
共享共建共創共贏
據了解,對于整合,海爾和通用家電將追求一個漸進的過程。短期內,兩家公司的日常運營將大致保持不變,以盡量減少對業務運營的影響。
新的董事會將會成立,成員包括來自通用和海爾的代表,并將與海爾其他業務部門的創建聯動。同時會建立一些新的機制,包括一個有通用市場營銷領導層代表在內的品牌委員會,以確保所有行動與通用品牌的全球定位保持一致。
有關人士透露,整合的過程中,雙方將本著共享共建共創共贏的理念,探索中美大企業全方位戰略合作的新模式。
雙方力爭在短期內推進在渠道、產品上的資源優勢的整合,產生協同效應,以分別加快GE和海爾在中國和美洲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市場滲透率的增長。
在實現銷售網絡和產品資源共享的同時,雙方還將共建智能制造的信息化體系;在新興領域密切合作,共創新的需求;從而最終實現品牌的共贏。
對于此次整合,業界普遍看好。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兩家跨國企業將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消費家電創新型企業。它擁有來自海爾和通用各自地區且能互補的消費者市場,以進一步促進海爾“與用戶零距離”的愿景。同時,將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智力資本,通過為更廣泛的全球市場打造更加切合消費者喜好及生活方式的家電產品,從而實現創新型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