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你家中的電器可能已經過期了。
數據顯示:僅2020年,約有1.6億臺家電產品達到了安全使用年限。
在報廢家電產品中,排名前列的依次是手機、電視、打印機、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腦。
這1.6億臺“過期家電”,應該怎么辦?
3月30日,蘇寧易購在北京舉辦了“向新力——2021煥新產品升級發布會”。在本次發布會上,瞭望智庫正式發布了《2021中國家電“以舊換新”年度調研報告》。瞭望智庫在報告中預判: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即將迎來家電產品報廢的高峰期。
家電換新為何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家電“超期服役”會帶來哪些危害?
與上一輪“以舊換新”時期相比,當下我們正在經歷的“以舊換新2.0”時期,同十年前相比有哪些差異?
當前中國家電回收渠道還存在著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何加速中國家電綠色循環體系的建立?
2021年中國家電業消費升級紅利能否得到進一步釋放?
在《2021中國家電“以舊換新”年度調研報告》中,上述這些問題,瞭望智庫都給出了自己的解答。
我國即將迎來新一輪家電報廢高峰期
中國是全球家電制造和消費大國。目前,我國家電保有量已經超過21億臺。
2009年前后,受“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刺激性政策的影響,中國家電市場曾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9年,農村居民每百戶主要電器的保有量大幅增長,城鎮地區主要電器保有量則保持高位。
目前綜合來看,除少數品類如吸油煙機、熱水器等仍保持一定增量空間外,電腦、冰箱、空調、電視機的保有量已接近飽和。換言之,我國大部分家電品類都進入了存量市場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相當部分家庭正在使用的家電產品,是在2009年至2011年間——也就是我國實施以舊換新政策時購置。根據家電產品的安全使用壽命,這部分家電即將、或者已經進入了替換更新期。因此,我們預判: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即將迎來家電產品報廢的高峰期。
按照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推算,僅2020年,約有1.6億臺家電產品達到了安全使用年限,這對消費者的安全健康和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隱患。在報廢家電產品中,排名前列的是手機、電視、打印機、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腦。
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無論是回收數量還是重量,都已經達到了2011年的同等水平,也就是上一輪由國家主導推行“以舊換新”之后帶來的家電報廢高峰數值。從2017年起,這兩個數字還在增長,說明新一輪家電報廢的總量更大,給回收換新帶來的壓力也更大。
“家電超期”多重隱患不容忽視
為什么要重視家電換新?
“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許多消費者在家用電器消費方面抱著陳舊的消費觀念。實際上,家電超期服役會產生諸多問題。
*安全隱患
由于一些家電部件老化和銹蝕,超期家電就會“帶病”、“負傷”服役,從而增加漏電、燃燒甚至爆炸的危險。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的2020年全國火災數據顯示,全年因違反電氣安裝和使用規定引發的火災共8.5萬起,占總火災數的33.6%。全年因電氣引發的較大火災36起,占總數的55.4%。從電氣火災的分類看,因短路、過負荷、接觸不良等線路問題引發的占總數的68.9%,因故障、使用不當等設備問題引發的占總數的26.2%,其他電氣原因引發的占4.9%。*健康危害
鉛、汞、氟是許多家電的必需材料,超期服役的家電很有可能使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外泄,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耗能大、污染高
調查顯示,“超齡”家電耗電、耗氣比節能產品高出30%至40%。同時,廢舊家電兼具資源性和污染性雙重屬性,有的包含有色金屬、橡膠,有的含有金、銀等貴金屬,有的存在鉛、汞等有毒有害物質。如果處理得當,它們就是可利用的資源;處理不當,將會威脅自然生態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維修成本高
由于家電的部件都有不同的使用期限,所以超期服役家電“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修了還在修”的狀況非常普遍,在無形中為消費者增添了時間和使用成本。
新一輪”以舊換新“有何不同?
上一輪“以舊換新”的啟動時點是2007年12月的“家電下鄉”試點。隨后在2009年6月,9個省市試點以舊換新和空調節能補貼;2010年6月全國推廣家電以舊換新;2012年6月全國推廣節能補貼??梢钥闯?,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是多項政策交叉期,也是政策刺激力度最大的時期。2009年6月至2011年,中央財政累計補貼320億元,年均約150億元,有效促進了城市居民消費升級,激活了家電回收拆解等產業。
總體上來看,上一輪“以舊換新”對于拉動國內消費和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效果非常明顯。根據估算,包括以舊換新在內的三大政策,在2009-2013年每年帶動新增消費金額分別為692億、1376億、1573億、871億、661億。其中最受益的產品是冰箱和電視,帶動新增消費金額分別達到1386億和2505億元。
表:2009-2013三大政策帶動銷售額及銷售量上一輪“以舊換新”政策從國家層面退出后,轉變為家電品牌和商家的自發活動,對于刺激消費的作用依舊得到了傳承。以蘇寧為例,推行舊換新服務持續至今,家電3C每年回收量超400萬單。
與上一輪“以舊換新”時期相比,當下我們正在經歷的“以舊換新2.0”時期,同十年前相比有明顯差異。主要表現在:上一輪以舊換新政策是由國家主導,以促進普及性消費為主;而本輪是由市場需求催化,更多體現為消費者升級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以舊換新”周期,國家引導、地方支持和企業自發三者之間的結合也將更加緊密。
2020年,國內消費市場略顯疲憊。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多地政府和各渠道商均推出促進消費措施,推進國內消費市場呈現穩步恢復。其中,以“綠色消費”為主要方向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備受關注。
2021年1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激活家電家具市場,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淘汰舊家電家具并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環保家具給予補貼。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北京、山東、湖北、寧夏、重慶、廣西、廣東等地政府已陸續發布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其中不少給予用戶或企業不同程度的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在政策的促進作用下,家電渠道及品牌廠商均積極參與到以舊換新活動中,相繼推出以舊換新福利及補貼活動,搶先布局家電市場。
例如,2021年315期間,蘇寧升級家電3C以舊換新服務體驗,推出了包括“家電家裝免費拖舊送新”“差價付款”“手機一站式換新”等服務。格力電器對今年3月1日起銷售的家用空調提供10年免費包修服務,同時對老用戶提供以舊換新服務。
美的推出了“365天換新機”服務。自2021年1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美的小家電,一年內出現產品性能故障,經授權服務商或電商客服鑒定屬實,憑有效憑證就可直接換新機。
加速家電綠色循環亟需多方協力
今年兩會期間,多位代表都曾圍繞著這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聯合上游制造廠商、中游零售企業、下游回收處理廠家,建立更加嚴格的回收和拆解標準,共創綠色拆解、健康回收的循環經濟體系。同時,推動家電回收與各地主推的垃圾分類結合,對于廢舊大宗商品回收處理中心、回收運輸中轉站等,按照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給予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家用空調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建議,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將舊產品回收體系融入到內循環體系中。
可以看出,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承擔著更多任務。除了刺激消費、助力國內新一輪消費升級之外,對于各方共同構建智能高效、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型綠色循環經濟,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即將開啟,各方都在拭目以待。
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問題。
首先,從眾多家電企業和渠道商反饋可知,目前家電市場以舊換新的障礙,主要是缺乏統一的、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企業自發行動可動用資源有限,覆蓋面窄,效率低,聲量小。
此外,由于各地財政實力不同,補貼力度不同,各企業必須制定區別性策略,較為牽涉精力。
第二,從回收主體來看,目前個體回收商販仍掌握著家電回收市場的主動權?!坝螕絷牎被厥諒U舊家電,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作為二手家電流入二手交易市場,二是被非規范拆解,留下可用零部件,其他流入垃圾處理場。
家電回收市場渠道現狀據統計,目前正規拆解企業,每年拆解舊家電的總量大概在8000萬臺左右,約有一半以上的廢舊家電大概率流到非法拆解渠道。這些非法拆解主體,一般只收有用的材料,不考慮環保問題,把有害物質直接丟棄,對自然環境和拆解人員的人身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可見,面對上述這些問題,只有將國家頂層設計、市場資源配置和頭部企業引領結合起來,才能共同奏響本輪家電以舊換新的主旋律。
我們期待,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通過上游制造廠商、中游零售企業、下游回收處理廠家的協同發力,能夠共同促進新一輪家電消費升級,共創家電業綠色循環經濟體系。